第(2/3)页 后面几句,沈婆婆说的很担忧。 刘玲听出话里的意思,连忙追问:“沈婆婆,您是说,义母有娘家人?还会闹事吗?” “唉,有的,只是,自从珍娘嫁给瑞锋后,便不再来往了……到也不是一定会闹事,我只是有点担心,有些事,以前没跟你说过,现在,你既然认了珍娘为义母,那我也就不瞒你了。” 咯噔! 刘玲心头跳了一下,记忆里,她确实没见过周氏的娘家人,就连水生都极少提起姥姥,姥爷这两个字,以前她还以为,周氏没有娘家人呢。 “沈婆婆,您说。” 沈婆婆这才娓娓而谈道:“其实珍娘小时候也蛮苦的,她娘家是平渡山那边的人,上面有个大姐,下面有两个弟弟,一个妹妹,她没出嫁时,在家排行第二,珍娘的三弟也是个读书人,听说十六那年参加童考落榜,又读了两年,十八岁后,才考上童生,现在一直在考秀才,可惜啊,不是那块料,所以年年落榜,但又年年要考。” 刘玲沉住气的接着听,沈婆婆估计年纪大了,说话没那么有逻辑,直到她说完,刘玲在心里整理了一下,大概就明白了,周氏娘家那边的情况。 按沈婆婆说的,周氏的娘叫黄淑贞,爹叫周大全,姐姐叫周慧娘,三弟叫周维宣,四弟叫周维定,五妹叫周丽娘。 而夫妻两个,都是目不视丁的人,家里在平渡山有几亩薄地,以此为生。 黄氏性格泼辣,在平渡山那是出了名的,而周大全,又是个没主见的男人,惧内,也是出了名的。 黄氏重男轻女,为了让老三周维宣读书,早早就把周氏的大姐周慧娘,远嫁到靠潞州府那边的上窑村,听沈婆婆说,黄氏收了对方二十八聘银,跟卖女,其实是差不多的。 再说那周维宣,也不是个安心读书的人,他常常跟着同窗,流连烟之地,还以此为傲,说读书人,本来就跟风雪月不脱边,因此耗尽了大姐的嫁妆后,黄氏就把主意打到了周氏身上。 周氏生怕自己被黄氏像大姐那样卖了,仗着胆子大,便跑到了新城县,一开始,她是准备去给人家当丫环的,估计也是姻缘注定,天命所然,竟然在新城县碰到了周瑞锋。 第(2/3)页